8月9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及应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围绕新型储能产品和应用高质量发展需求,链接市发改委制定的《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内容,拟定4大方面共16条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培育一批行业优质企业,打造“新型储能广州品牌”,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培育新型储能产业生态:
创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
从新型储能生产制造端出发,《若干措施》重点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链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相关支持政策,培育一批行业优质企业,打造“新型储能广州品牌”。支持本地储能企业在穗扩大产能,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储能行业的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优质企业。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为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先企业,广州将加大新型储能项目招商力度,市区联动,精准招引国内外新型储能电池、终端产品集成、能源电子、关键信息技术以及先进制造项目。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新型储能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在用地、用能、环保、金融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储能产业项目按照省、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政策予以支持。
同时,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吸引新型储能产业人才来广州发展。支持广东省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申报创建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给予专项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支持。
《若干措施》还提出,支持成立新型储能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会同广州供电局推动建设市级储能项目管理平台,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市场服务共享、技术研发共通、质量标准体系共建、知识产权共用等,助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基地。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
集中力量支持重点区打造储能制造特色产业园
《若干措施》明确,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税收、金融、科技等各方面要素支持,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达产。聚焦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储能电池以及管理系统方向,重点支持新型储能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集中力量支持重点区打造储能制造特色产业园。
对“十四五”期间投资10亿元以上的新型储能产业化项目,在省级对其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基础上,市级财政按1:1给予配套扶持。对具有强链补链作用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专项工作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加快项目落地。
聚焦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储能电池以及管理系统方向,重点支持面向锂离子电池、全矾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等技术路线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艺装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系统集成、建设运营、市场服务、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发展。
在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园区上,建设若干新型储能研发制造产业园区,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和各应用环节协同,支持黄埔、南沙、番禺、花都、白云、增城等区打造储能制造特色产业园。此外,还将充分发挥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金、新兴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支持投资布局新型储能企业,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参与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推动能源电子融合发展:
明确支持发展光储端信产品和技术
《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发展光储端信产品和技术。制定政策,支持发展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统称光储端信)等,系统谋划能源电子重点产业链条,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快速推进产业化发展,推动能源电子技术及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通信、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提升广州企业在能源电子产业的影响力。
在提升关键元器件供给能力上,加快推进芯粤能、粤芯半导体等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支持新型储能系统发展耐高温、耐高压、低损耗、高可靠性的功率器件及模块,支持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器件以及微型智能传感器等。
在支持储能系统集成规模化量产上,支持发展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储能系统集成产品和技术,加快研发储能电池PACK集成、BMS、PCS以及EMS、电芯及电池PACK测试等技术,形成规模化量产效应。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培育一批开展储能技术咨询、运维、检测、安全评估等业务的优质企业。
支持多元化场景应用:
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配套建设储能设施
《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探索在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大数据中心、5G基站、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场景建设新型储能电站。修订《广州市虚拟电厂实施细则》,完善储能电站优先参与虚拟电厂需求响应新机制。探索储能电站试点参与电网调频,拓宽储能设施收益来源。供电部门应按照相关要求,统筹开展电网规划和建设,加快出台新型储能并网接入技术要求,明确并网接入、调试验收流程与工作时限,完善新型储能(含用户侧储能)计量体系建设,为新型储能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
《若干措施》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配套建设储能设施,开展“储充一体化”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储充一体站管理机制。同时,支持工业企业节能低碳改造。鼓励工业企业利用现有厂区或者租用厂外空间,通过自建或引进第三方建设等方式,投资建设新型储能设施。应纳入技术改造统计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技术改造项目事后奖励。
在推动技术创新试点示范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发挥新型储能应用示范引领效应,开展源网荷储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重点促进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和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试点建设。推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示范园区、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V2G(车网互动技术)应用示范等建设,支持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等能量回收装置在广州轨道交通上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落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

世界排名买球平台
专家访谈 专家观点林伯强: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配套得跟上
专家观点2025-02-13
盐穴储气变身“超级充电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专家访谈2025-02-11
张林山:从电力消费结构看产业升级
专家观点2025-02-11
刘育权:以AI赋能数字电网发展
专家观点2025-02-10
黄晓霓:聚力科技创新巩固新能源优势
专家观点2025-01-23
时璟丽:市场化机制建设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2025-01-17
电网
更多 >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集团举行会谈
焦点新闻2025-02-24
南方电网公司不再设监事会、监事
焦点新闻2025-02-24
深圳供电局全力为首个跨境马拉松测试赛“充电”
地方报道2025-02-21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吹响春检冲锋号 电网补强保供电
安全生产2025-02-21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先行探索创新构建数据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及技术体系
综合新闻2025-02-21
发电
更多 >华电吉林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举行工作会谈
各地报道2025-02-24
黄河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安全质量环保工作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华能澜沧江公司总经理李健平拜会大理州州长陈真永并主持召开大理新能源项目推进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大唐江苏公司纪委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
企业风采2025-02-24
国家电投广西公司党委召开2024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暨安全生产专题民主生活会
党建文化2025-02-24
光伏
更多 >库布其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12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暖水60万千瓦风电项目)复工!
项目动态2025-02-24
自家光伏发电能否接入电网? 云南可以线上查
国内新闻2025-02-24
青海电网建设工程陆续开复工
国内新闻2025-02-21
新疆阿拉尔3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加速推进
项目动态2025-02-21
国家能源集团敦煌“光热+”一体化项目节后全面复工复产
光热发电2025-02-21
风电
更多 >风电制造端盈利水平有望好转
行业要闻2025-02-24
新疆党政领导密切关注金风科技在塔城发展成果
国内新闻2025-02-24
大唐集团原副总经理彭勇任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
国内新闻2025-02-24
国家电投集团拜会国家能源局
国内新闻2025-02-21
行业指南!龙源电力风机混塔技术专著正式出版
国内新闻2025-02-21
正规买球网
更多 >全球首艘具有碳捕集功能的“海上工厂”完成命名
动态2025-02-24
中国建材“碳”索创新路,共筑蓝天梦
风采2025-02-24
宁夏打造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样板”
动态2025-02-24
“服务+制造”赛道助传统企业能源转型
动态2025-02-21
奔赴碳达峰,西咸新区绿色发展 “成绩单”亮眼
风采2025-02-20
农电
更多 >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守护草原万家灯火
安全生产2025-02-24
国网宁远县供电公司召开二届五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
综合新闻2025-02-21
国网康乐县供电公司进医院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排查
综合新闻2025-02-21
贵州望谟供电局供电暖春行动 情满布依商街
营销服务2025-02-21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一站式”惠民服务赢赞誉
营销服务2025-02-21
节能环保
更多 >中国绿发创新置顶 加快塑造新动能
综合新闻2025-02-24
3分钟告诉你,南方为什么一定要装热立方地暖机
产经信息2025-02-21
变频器是什么?揭秘高效节能的核心利器
企业报道2025-02-21
热立方地暖机好不好用?看完这些数据就知道
产经信息2025-02-21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节”尽所能 助力降耗增效
综合新闻2025-02-20
资料
更多 >2023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
咨询报告2024-07-01
电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面临的问题与破解路径
行业分析2025-02-12
我国风电产业链解析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5年,绿氢有戏吗?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咨询报告2025-02-0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全面剖析与前景展望
咨询报告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