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打开微信小程序“吴兴工业控碳数智平台”,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辉查看起企业今日的碳排放情况,便捷的操作让他连连点赞:“页面清楚地显示企业实时碳排放、年度碳排放指标等数据,让我们实时掌握企业用碳情况,十分方便。”
这是吴兴区为企业建立的“碳账户”,能实时采集企业用能情况,像这样的绿色低碳场景,在湖州还有许多:安吉县创新推进竹林碳汇改革,为曾经抛荒的毛竹林赋予新的环保价值;南浔区积极打造“未来社区”,集约智慧共享的绿色理念融入寻常百姓生活;德清县通过“湿地碳汇共富贷”,为生态农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长兴县探索数字化绿色制造工程,一台电脑可以“智联”一座矿山;南太湖新区通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建起绿色工厂……
扫扫“碳效码” 企业减碳有动力
唐辉收获的便捷体验得益于去年10月吴兴区推出的工业控碳数智平台,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碳排放数据进行采集。吴兴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借助安装在企业车间的智能能效采集终端,将用电量、天然气使用量等能耗数据自动转换成碳排放数据,能实时采集企业用能情况,从而实现精准实时控碳,及时做好异常预警告知。
“我们主要生产涤纶纤维,曾因生产设备功率过高导致天然气使用量、用电量猛增。”唐辉介绍,自从接入平台拿到碳排放报告,企业开始有意识地去查找原因,相关部门也多次帮助企业进行节能诊断,最终找到了症结,“根据诊断结果,我们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聚酯装置余热回收利用,每年可节省用电340万千瓦。”
“除了建立工业控碳数智平台,我们还在‘浙里办企业码’APP上开通了‘碳效码’专区,设立专门‘碳账户’,其目的都是引导企业转型、推动绿色制造升级。”湖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企业碳效如何,手机扫一扫‘碳效码’,一查便知。”
企业通过手机端扫码查看“碳效码”后,还能得到与行业平均值相对比的数值。“如显示为1级,则表示企业某一周期内单位产值碳排放量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显示为3级,则表示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吴兴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碳效等级已纳入亩均效益评价体系,成为额度审批关键因素,涉及信用贷款,金融机构也会对企业的碳效进行查询,作为授信考量因素,纠正了一些企业“能耗不高不用改”“投入太大不想改”的错误观念。
“从2021年开始我们一直在实施技改,用原有空余土地厂房安装RTO蓄热式焚烧炉、沸石转轮等设备,废气经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每年减少挥发性有机物1000千克。”浙江华宝油墨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钟琦说,“碳效码”鞭策着企业不断加大节能低碳改造力度。
这一诞生于湖州的“工业碳效码”,从企业碳排放强度、行业利用效率、用能结构3个维度进行评价,企业可依“码”自主进行低碳改造,改变了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的节能减排模式,截至目前,工业控碳数智平台已接入企业数据95家,去年一年,依托工业碳效改革,水平对标等级提升的企业有331家,效率对标等级提升的企业有628家。
今年4月,湖州市“工业碳效码”2.0版正式上线,全市3800家规上企业、5000余家规下企业完成评价赋码,全省共有4.2万家规上企业完成评价赋码。
创办“两山银行” 新鲜空气能“变现”
“咚咚咚……”晴朗清晨,安吉县山川乡马家弄村的竹林里传来阵阵砍伐声,村民丁渭宝利落地砍掉枯死的毛竹,“枯竹要尽快砍掉,不然影响其他竹子生长。”他擦了把汗说道。
拥有87万亩毛竹林,安吉曾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全国20%的产业产值,但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加之竹农个体经营规模低散小、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毛竹林收益逐年下降,村民养护竹林积极性受到影响。
如何让竹海重新“活过来”?安吉县开出良方——以“两山银行”为依托,创立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全面推广竹林碳汇示范地建设,建立起“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的全链条体系,实现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
丁渭宝所在的马家弄村去年就通过合作社在村里流转了2145亩竹林,通过交易拿到了10余万元竹林碳汇收储交易金。今年在去年基础上,通过林权入股方式,丁渭宝家的20亩竹林预计每年能增加4800元流转金收入。
“过去这些年,毛竹越来越不‘走俏’,价格卖不上去,村里人也就不高兴花时间和力气上山打理。”丁渭宝坦言,“没想到现在林子里的空气还能换钱,竹子又成了‘香饽饽’,可不得好好照顾嘛!”
“农户林权统一流转到村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经核证后形成碳汇产品包,通过专门公司进行收储交易,形成规模化经营。”安吉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办公会议成员王辉介绍,竹林碳汇交易所得净收益的70%将反哺给被收储的村集体和乡镇。
去年,隔壁高家堂村也流转了4080亩竹林,通过交易拿到了20余万元的竹林碳汇收储交易金,这笔钱要怎么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斌兴奋地说:“主要用于林下经济观光园的扩面提升,目前我们已经与村里的民宿协会合作,在林下经济观光园种植了10亩大球盖菇,一方面通过‘采摘游’丰富民宿的业态,一方面通过民宿定向收购大球盖菇为村集体增收,进一步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
在德清县,湿地里的新鲜空气如今也换来了真金白银。德清县“两山银行”与下渚湖街道签下首笔湿地碳汇收储合约,以每吨58.83元的价格,购买下渚湖湿地一万吨碳汇量,同时又向正大青春宝、新天纸业、钱江纺织印染等企业分别出售碳汇量。
“碳汇交易就是利用湿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实现碳减排。所减排的碳量用于市场交易,实现正规买球网。”德清县两山银行副总经理沈骏钰介绍说,有别于过去卖资源的实体交易,碳汇交易买卖的是湿地的固碳能力,湿地碳汇被普遍认为是实现碳达峰、正规买球网目标的重要方式,既可鼓励社会企业参与生态保护,也能激励企业推行低碳生产。在他看来,如果把这些优质空气“变现”,每年产生的绿色资金可以在当地县域范围内实现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反哺湿地的生态建设。
近年来,湖州在竹林、湿地等领域探索碳汇交易,发挥杠杆撬动作用,倒逼企业社会减碳、竹林湿地等碳汇量增加,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截至目前,安吉县全部毛竹林已全部完成流转,每年可产生碳增汇近70万吨,以碳汇均价70元/吨测算,每年可实现碳汇收益4900万元。今年5月,全省首笔湿地碳汇交易落地湖州德清县,下渚湖湿地1万吨碳汇量以每吨58.83元的价格被购买。
住进“未来社区” 百姓生活更低碳
南浔区頔塘未来社区满眼绿意,绿树、流水、小径把住宅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开,诗意满满。
“阿姨,我操作一遍给你看,很容易学的。”在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云诊室,居民李小萍正在健康管理师指导下,点开云诊室的智能设备,20秒后,屏幕另一端的医生与她连线成功,开启了线上问诊。
今年62岁的李小萍患有高血压,她告诉记者,自己以前身体一有不适就要去医院,来回奔波耗时长,别提有多折腾,这次云诊室的体验让她倍感新鲜:“没想到在卫生服务站隔着屏幕就能看病,全过程仅需5分钟。”不仅如此,像无人健身房、居家养老中心等一批共享空间已相继投入使用。
这只是頔塘未来社区绿色低碳生活场景的一个缩影,也是湖州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新探索。
为科学构建绿色低碳人居环境,2019年浙江省政府首次提出“未来社区”概念,同年3月正式出台《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特征,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頔塘未来社区项目运营总经理郑志锋介绍,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社区在筹备建设之初就秉持拓宽低碳、环保的理念,“通过垃圾分类驿站对社区内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处理,可实现就地减量,每天每个垃圾站能处理100多公斤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不仅不产生任何废气、废水,处理后的垃圾还可作为社区绿化养护土。”
“我们想要打造一个正规买球网社区,因此在建设端也更多地采用低碳环保的建材。”郑志锋说,即将竣工的邻里中心对标三星级绿色建筑,其整体综合节能率约54.4%、建筑本体节能率约39.1%。社区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水源热泵冷热源系统等打造立体可再生能源供给系统,建设集公共接驳、智慧停车、智能物流等于一体的未来社区智慧交通系统……在頔塘未来社区,越来越多的“未来场景”正在变成现实美景。
近年来,湖州大力推进绿色智造、低碳交通、零碳建筑等工程,鼓励公众节约能源、垃圾分类、低碳出行、节约用餐……如今,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深深融入湖州老百姓的生活点滴。
2022年以来,湖州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达1600多万平方米,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积极创建42个未来社区项目,47万余户家庭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市民参与度达到94.6%、支持度达到98.8%。
青山如常,但这里已不止有青山——今年6月的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浙江省委赋予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目标定位;前不久,一场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成功举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绿色低碳的“中国方案”。
长三角绿色智造中心、县域GEP核算决策支持系统、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湖州守好生态“家底”,积极做好“碳”文章,以生态价值转化为底、智能制造改革为路、低碳创新探索为形,绿色低碳共富正成为湖州探索生态文明的新路径、新使命。
“我们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扎实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释放生态福利、发展红利。”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说,这既是湖州的品牌与愿景,也是湖州人的底气与自信。(记者 李中文 窦瀚洋)
世界排名买球平台
专家访谈 专家观点林伯强: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配套得跟上
专家观点2025-02-13
盐穴储气变身“超级充电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专家访谈2025-02-11
张林山:从电力消费结构看产业升级
专家观点2025-02-11
刘育权:以AI赋能数字电网发展
专家观点2025-02-10
黄晓霓:聚力科技创新巩固新能源优势
专家观点2025-01-23
时璟丽:市场化机制建设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2025-01-17
电网
更多 >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集团举行会谈
焦点新闻2025-02-24
南方电网公司不再设监事会、监事
焦点新闻2025-02-24
深圳供电局全力为首个跨境马拉松测试赛“充电”
地方报道2025-02-21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吹响春检冲锋号 电网补强保供电
安全生产2025-02-21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先行探索创新构建数据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及技术体系
综合新闻2025-02-21
发电
更多 >华电吉林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举行工作会谈
各地报道2025-02-24
黄河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安全质量环保工作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华能澜沧江公司总经理李健平拜会大理州州长陈真永并主持召开大理新能源项目推进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大唐江苏公司纪委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
企业风采2025-02-24
国家电投广西公司党委召开2024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暨安全生产专题民主生活会
党建文化2025-02-24
光伏
更多 >库布其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12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暖水60万千瓦风电项目)复工!
项目动态2025-02-24
自家光伏发电能否接入电网? 云南可以线上查
国内新闻2025-02-24
青海电网建设工程陆续开复工
国内新闻2025-02-21
新疆阿拉尔3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加速推进
项目动态2025-02-21
国家能源集团敦煌“光热+”一体化项目节后全面复工复产
光热发电2025-02-21
风电
更多 >风电制造端盈利水平有望好转
行业要闻2025-02-24
新疆党政领导密切关注金风科技在塔城发展成果
国内新闻2025-02-24
大唐集团原副总经理彭勇任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
国内新闻2025-02-24
国家电投集团拜会国家能源局
国内新闻2025-02-21
行业指南!龙源电力风机混塔技术专著正式出版
国内新闻2025-02-21
正规买球网
更多 >全球首艘具有碳捕集功能的“海上工厂”完成命名
动态2025-02-24
中国建材“碳”索创新路,共筑蓝天梦
风采2025-02-24
宁夏打造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样板”
动态2025-02-24
“服务+制造”赛道助传统企业能源转型
动态2025-02-21
奔赴碳达峰,西咸新区绿色发展 “成绩单”亮眼
风采2025-02-20
农电
更多 >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守护草原万家灯火
安全生产2025-02-24
国网宁远县供电公司召开二届五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
综合新闻2025-02-21
国网康乐县供电公司进医院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排查
综合新闻2025-02-21
贵州望谟供电局供电暖春行动 情满布依商街
营销服务2025-02-21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一站式”惠民服务赢赞誉
营销服务2025-02-21
节能环保
更多 >中国绿发创新置顶 加快塑造新动能
综合新闻2025-02-24
3分钟告诉你,南方为什么一定要装热立方地暖机
产经信息2025-02-21
变频器是什么?揭秘高效节能的核心利器
企业报道2025-02-21
热立方地暖机好不好用?看完这些数据就知道
产经信息2025-02-21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节”尽所能 助力降耗增效
综合新闻2025-02-20
资料
更多 >2023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
咨询报告2024-07-01
电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面临的问题与破解路径
行业分析2025-02-12
我国风电产业链解析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5年,绿氢有戏吗?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咨询报告2025-02-0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全面剖析与前景展望
咨询报告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