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常会提出“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4月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表示,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具体措施。
与此同时,针对车多桩少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在会上表示,目前需要实施的一些充电设施建设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全年能够完成投资100亿元左右,新增公共桩大概20万个,新增私人桩超40万个,公共充电站达4.8万座。而财政部也称将优化充电设施的奖补政策,调动地方积极性,加快建设进程,尽快改变车多桩少的局面。
针对上述新能源车重磅利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补贴和免车辆购置税延长两年预计两项合计千亿元左右,这将使同等价位的新能源车与传统车相比将仍能保持在20%以上的成本价格优势,这是巨大的政策红包。
不过,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随着进口、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强势发力,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无疑形成强大的压力,未来能够在新能源车竞争场中有一席之地,还是要在成本、里程、安全上下功夫。
那么,上述扩大消费政策能否提振新能源车消费?造车新势力们能否在政策刺激与保护之下超越“鲶鱼”特斯拉?新能源格局是否会生变?
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专家:将使新能源车仍保持20%以上的成本价格优势
北京的小张夫妇则是迫不及待地在清明假期看起了车。他们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有辆车接送孩子更为方便。4日一早,他们便去了比亚迪,而后又到了长城汽车,对欧拉IQ颇感兴趣。“我们看了比亚迪的元系列,感觉空间有点窄,这款车型空间还行。”当被记者问及是否有指标时,这对夫妇告诉记者,“我们前边排队的还有1万多个,下次放指标应该会有我们。”当问及为何这么早看车,他们表示先做好准备,“万一北京的政策有变化,我们也许不用等到明年放号。”
补贴政策的延长固然是利好,但也让部分消费者开始观望期待技术提升。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确离不开刺激政策的拉动和支持。在新京报记者采访的河南王女士看来,现在买车就是“捡漏”。
她的朋友3月买了一辆吉利领克,办下来一共19万元,而在疫情前,同事买的同款需要23万元。她也打算今年购置一台新能源车,而购车的理由离不开疫情后对公共交通安全的顾虑,此外也有政策刺激消费下,或是车辆购置的最佳时机。
不过,她并没有赶在清明假期去看车,打算再观望下政策是否更加利好消费。“新能源车的技术进步太快了,我再看看装有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系列上市。现在听说补贴和免购置税政策延长了,也在看还会有哪些新品牌和新技术。”
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新政既现了国家对产业发展的长期坚定支持,也为产业短中期发展提供保证。北汽新能源新闻发言人连庆锋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本次政策出台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是意外的利好,将有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对企业以及消费者来说都是利好。”天际汽车方面也表示,新政给企业长期投入以明确的指向,也给产业链坚定了长期的决心。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将使同等价位的新能源车与传统车相比将仍能保持在20%以上的成本价格优势,这是巨大的政策红包。不过,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随着进口、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强势发力,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无疑形成强大的压力,未来能够在新能源车竞争场中有一席之地,还是要在成本、里程、安全上下功夫。
未来两年预测新能源销量450万辆 延长补贴或有千亿“红利”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起步早,但真正开始呈现消费热度上扬也就近五六年。随着2019年3月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标准相比于2018年至少滑坡了50%。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下降态势。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为近十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对于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企来说,补贴是实现漂亮年报成绩单的推手。从日前部分车企发布的年报看,多家实现扭亏的背后离不开“补贴”。其中,江淮汽车2019年总营收为472.86亿元,同比下滑5.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较2018年的亏损7.86亿元相比,实现扭亏。细究背后,这份漂亮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企业在2019年获得11.17亿元的政府补贴的支撑,这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研发补助、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此外,江铃汽车也实现营收和归母公司净利润双增长,背后也离不开其受到4.7亿元政府补贴。
崔东树认为,新能源补贴免税政策延期两年以及免征购置税的红利巨大。“在2019年新能源补贴的金额估计在300亿元左右,未来仍将逐步缩减,但两年也能有500亿规模。购置税方面,未来两年预测新能源销量450万辆,购置税免税金额近700亿元,两项合计千亿元左右的政策支持,对市场稳定意义巨大。”
自主品牌车企紧跟政策促销 多家车企正研究相关政策
随着特斯拉国产化已经实现交付,大众首款纯电动SUVID.4、宝马iX3等有望今年上市,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争夺战将展开激烈交锋。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大的决心,对亟待向上突破的行业整体来说,也可谓一场“及时雨”。
针对突如其来的利好举措,多家车企表示正在积极研究相关政策。比如,3月3日广州市出台了“稳经济”48条措施,其中对新能源给予专项补贴。广汽新能源当天就推出了针对Aion系列车型的“政府补贴1万元,广新再补1万元”销售政策。哪吒汽车方面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政策刺激市场消费的当下,再推出优惠举措。“亿元补贴行动是哪吒汽车践行新能源汽车普及政策的开始,未来哪吒汽车将针对区域市场推出更适合当地经济条件的车型。” 合众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说。
“这次政策实施对于促进普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有积极的作用,也强化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信心。”广汽新能源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技术突破,还是降低成本,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成本要实现与燃油车竞争的水平至少还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国家将补贴等政策延期,有助于企业缓解经营压力,持续做好产品和服务。
作为造车新秀,天际汽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新能源补贴延长无疑给将要到来的天际ME7交付注入市场突围的强心剂。“新能源行业涉及到产业链上下游多个环节,只有各个环节共同向前推进,行业才能持续向好发展。 ”
收割小长假购车高峰尚未来临 自主品牌难言兴旺
新能源汽车销费利好政策出台后,目前车市销售终端表现如何?小长假期间,新京报记者分别在北京、广州、重庆、唐山、廊坊等地采访车市了解到,疫情后的首个小长假购车高峰尚未来临,其中新能源车企中,特斯拉以及部分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人气较旺。
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北五环附近一家特斯拉采访中看到,4日下午2点,到特斯拉试驾的顾客有两三拨,半个多小时内,前来看车咨询的消费者接连不断,大约五六拨。有顾客对记者表示,国产版不到30万的价格是其考虑特斯拉的主要原因。蔚来、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选择商场也为其引流不少。其中,位于唐山的一家蔚来店内,客流不断,试驾用户张先生向记者表示,蔚来的车有吸引力,“最近时间充裕,亲自试试这车,就知道是不是真有说的那么好了。”
新京报记者在探访北汽新能源北京通绍鸿4S店时也看到,随着天气转暖,客流也逐渐加大,销售员小刘告诉记者,进入4月以来开始看车、买车的客户明显增多,“上周末,一天就有二十几组,还是在我们控制了客流的情况下。”
不过,新京报记者探访位于北京、唐山的奇瑞新能源、欧拉新能源、威马等品牌也发现,门店稍显得有些冷清,其中北京一家奇瑞新能源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上个月小蚂蚁销量在10多辆。而从销量数据看,目前边缘品牌在销售上与特斯拉、比亚迪、北汽等品牌差距明显。
贾新光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新能源补贴延长最大利好的仍旧是销量高的车企。“新能源补贴延长的举措或许是延长2019年新调整的内容,想获得补贴得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能耗等方面的要求,技术门槛高。此前已经准备好摆脱补贴的车企在延续两年政策期间,将会有更好的发展。而对于本就未完全做好准备的车企,补贴不是立即拿到手,两三年才能拿到,此时能否扛的住扛的久也成问题。”
崔东树认为,补贴延长的推动对合资品牌发展新能源车极其有利,尤其是购置税政策的延期,使得价格较高的合资品牌车型获得较大的免税优势,尤其是插电混动车型,免税优势相对明显。他表示,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发展,实际上对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降低新能源车相关零部件的成本,最终对自主品牌发展也是有利的。
自主品牌尚未到完全可丢掉补贴结算 加速发展的关键在技术突破
未来两年间,将是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大举进攻市场之时。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发展还未到完全可以丢掉补贴“奶瓶”的阶段,尤其是对于销售羸弱或刚刚起步的造车新势力们来说。
而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延长犹如给了他们延长“大考”的时间。而对于补贴延长政策对销售的影响,欧拉新能源一位北京市场的销售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去年补贴退坡前确实对销量有明显影响,但是北京新能源指标量有限,补贴退坡与否应该不会影响人们的购买选择,可选择的就是品牌的性价比。
汽车分析师曹鹤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多数已经做好摆脱补贴的准备,补贴延长对疫情后的新能源车在市场竞争中争取到更多机会,有助于弥补疫情期间销售的受损。同时,他也表示,进口、合资品牌电动车进场后,自主品牌后续市场份额会下行,后续比拼就看谁先突破技术壁垒,自主品牌还需要在技术和营销方面实现突破。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更要利用好政策红利和练好内功。贾新光表示,自主品牌的发展能否按下加速键,取决于能够做好提升技术降成本,而降成本的关键则是电池技术。“早先为了提升里程,给三元锂电池快速的成长空间,但是也拉高了成本,与特斯拉以及其他进口或者合资品牌的新能源相比优势不明显。当下,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的出现,NEDC续航超过了600公里,成本下降30 %,是车企探索开启降成本的一个良好开端,实现性价比更高的优势。”
在新一轮市场厮杀中,一方面自主品牌要练好“内功”,提升技术。另一方面,也希望得到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广汽新能源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希望国家及政府能明确并坚定纯电动技术为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引导充电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新旧小区和高速服务区等配套建设。
2年的补贴延长期,能否让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企们,乘利好启动发展加速键,从容对标特斯拉等头部新能源车企?除练好内功外,还需市场检验。
世界排名买球平台
专家访谈 专家观点林伯强: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配套得跟上
专家观点2025-02-13
盐穴储气变身“超级充电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专家访谈2025-02-11
张林山:从电力消费结构看产业升级
专家观点2025-02-11
刘育权:以AI赋能数字电网发展
专家观点2025-02-10
黄晓霓:聚力科技创新巩固新能源优势
专家观点2025-01-23
时璟丽:市场化机制建设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2025-01-17
电网
更多 >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集团举行会谈
焦点新闻2025-02-24
南方电网公司不再设监事会、监事
焦点新闻2025-02-24
深圳供电局全力为首个跨境马拉松测试赛“充电”
地方报道2025-02-21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吹响春检冲锋号 电网补强保供电
安全生产2025-02-21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先行探索创新构建数据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及技术体系
综合新闻2025-02-21
发电
更多 >华电吉林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举行工作会谈
各地报道2025-02-24
黄河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安全质量环保工作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华能澜沧江公司总经理李健平拜会大理州州长陈真永并主持召开大理新能源项目推进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大唐江苏公司纪委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
企业风采2025-02-24
国家电投广西公司党委召开2024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暨安全生产专题民主生活会
党建文化2025-02-24
光伏
更多 >库布其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12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暖水60万千瓦风电项目)复工!
项目动态2025-02-24
自家光伏发电能否接入电网? 云南可以线上查
国内新闻2025-02-24
青海电网建设工程陆续开复工
国内新闻2025-02-21
新疆阿拉尔3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加速推进
项目动态2025-02-21
国家能源集团敦煌“光热+”一体化项目节后全面复工复产
光热发电2025-02-21
风电
更多 >风电制造端盈利水平有望好转
行业要闻2025-02-24
新疆党政领导密切关注金风科技在塔城发展成果
国内新闻2025-02-24
大唐集团原副总经理彭勇任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
国内新闻2025-02-24
国家电投集团拜会国家能源局
国内新闻2025-02-21
行业指南!龙源电力风机混塔技术专著正式出版
国内新闻2025-02-21
正规买球网
更多 >全球首艘具有碳捕集功能的“海上工厂”完成命名
动态2025-02-24
中国建材“碳”索创新路,共筑蓝天梦
风采2025-02-24
宁夏打造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样板”
动态2025-02-24
“服务+制造”赛道助传统企业能源转型
动态2025-02-21
奔赴碳达峰,西咸新区绿色发展 “成绩单”亮眼
风采2025-02-20
农电
更多 >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守护草原万家灯火
安全生产2025-02-24
国网宁远县供电公司召开二届五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
综合新闻2025-02-21
国网康乐县供电公司进医院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排查
综合新闻2025-02-21
贵州望谟供电局供电暖春行动 情满布依商街
营销服务2025-02-21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一站式”惠民服务赢赞誉
营销服务2025-02-21
节能环保
更多 >中国绿发创新置顶 加快塑造新动能
综合新闻2025-02-24
3分钟告诉你,南方为什么一定要装热立方地暖机
产经信息2025-02-21
变频器是什么?揭秘高效节能的核心利器
企业报道2025-02-21
热立方地暖机好不好用?看完这些数据就知道
产经信息2025-02-21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节”尽所能 助力降耗增效
综合新闻2025-02-20
资料
更多 >2023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
咨询报告2024-07-01
电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面临的问题与破解路径
行业分析2025-02-12
我国风电产业链解析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5年,绿氢有戏吗?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咨询报告2025-02-0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全面剖析与前景展望
咨询报告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