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车就一定是好人吗?”
电影《天下无贼》里,刘德华对保安的灵魂一问让观众记了很多年。而最近在加油站排队的豪华车再次提醒我们,开好车的也不一定就是有钱人。
油价上涨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当日历上的日期从3月17日跳到18日,靴子落地,国内油价迎来又一轮上调。汽油价格每吨提高750元,柴油价格每吨提高720元,从全国平均数据来看,92号汽油上调幅度为0.59元/升,95号汽油上调幅度则是0.62元/升。经过今年以来的五连涨之后,前者的价格跃上8元/升,后者价格也实现“破九”。
这是什么概念呢?有网友晒出2020年的加油单,当时95号汽油的价格,还不到6元/升。仅仅过了不到两年,那些油价“5字头”的日子,已经遥远得让人感到恍惚。
关于油价的科普、讨论和段子满天飞,不出意料的,有关“油车好还是电车好”的口水战再次打响了。
油价上涨对普通人的影响有多大?
以街头最常见的车型为例,“国民神车”五菱宏光的油箱容量50升,油耗为每百公里7升出头,那些开着五菱宏光送菜、进货、搬家的个体户们,现在加满一箱92号汽油要比这轮涨价前多花30块,要比今年年初多花近60块。
再说网约车,曾有机构做过统计,专职网约车司机每天的行驶里程在300公里左右。如果驾驶燃油车,加95号汽油,按照每百公里8升的油耗计算,那么网约车司机每月要比涨价前多花近500块油钱,比年初则要多花近千元。
对于普通家用车来说,如果只是常规通勤,行驶里程比营运车辆要少很多,油价上涨对生活的直接影响尚且不算太大。但不少车主在加油站喊出那声“加满”时,还是因为油价而少了几分底气。有喜欢越野的网友晒出自己爱车的加油数据:因为加挂了副油箱,加满150升汽油的价格接近1400元——这个价格,差不多可以买一辆主流品牌的电动自行车了。
从此以后,“加满”不再是想喊就能喊的。
油价连创新高,一些意料之外的影响还在延续。根据媒体报道,本月以来,长沙多所驾校发布涨价通知,理由是“油价持续暴涨”,手动挡和自动挡报名费涨幅都在数百元。谁都没想到,打破驾校长久以来价格战内卷的,竟是油价。
更有媒体曝光,不久前安徽蚌埠一辆白色奔驰车加了340块油后,趁着加油站工作人员拔出油枪,猛踩油门,扬长而去,加了一把“霸王油”。根据新闻中工作人员的描述,车主“戴着口罩”,似是惯犯。看来开好车的人,的确未必就是好人,油价一涨便原形毕露。
基金向下,油价向上,很多打工人每天紧盯国际局势,期盼着基金反弹、油价触顶。不过目前看来,油价下降还需要一段时间。
根据国家发改委3月17日的解释,尽管国际油价近日有所下降,但按照相关规定,汽、柴油零售价依照国际油价的调整周期为10个工作日。国内油价涨或跌,还要看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的走势。
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消费者和汽车一样,也分成了油电两大阵营。随着油价走高,有人跺脚,有人偷笑,还有人发问:电动车超越燃油车的拐点,是不是已经到来了?
“油电之争”,第几回合了?
有人翻出了去年底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一段发言:“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燃油车,是喜欢汽油味,还是有多怀旧?”
彼时的蔚来刚刚顺利办完2021年度的NIO DAY,新车ET5亮相,风头一时无两。李斌姿态轻松地靠在沙发里接受采访,耸着肩膀,表情含笑。可想而知,作为本土造车新势力中被关注最多的一家,蔚来掌门人这番情绪化的表达,引发了怎样的争议。
有人批评这是“何不食肉糜”,蔚来没有覆盖到的中低端市场,很多家庭购买燃油车不光是为了出行,还是买了一个养家糊口的工具,他们所在的城市,也未必都有购买电车的条件。
也有人揣测,这是一次马斯克式的高明营销,就像特斯拉一样,潜移默化地造成一种电动车比传统燃油车更智能、更先进、更科技的公共印象,毕竟有争议总好过没关注,只要出圈,就算赢了。
而仅仅三个月之后,李斌口中的“汽油味”变得昂贵起来,从厂商到消费者,都不得不再一次调整油车和电车天平两端的砝码。
十天前的3月9日,油价正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表示:“按照加油50升计算,要花费超过450元。450元油费转换过来可以为纯电汽车充电好几个月了。”紧接着,他还替大家算了一笔账,按照5年10万公里里程计算,开纯电汽车能比开燃油车省下大概8万块油费,“差不多等于四个LV或爱马仕入门款包包了”。
和蔚来、小鹏、理想三家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不同,沈晖并非出身互联网,而是有着更加深厚的传统车企背景。但这段把爱马仕和LV包作为计量单位的言论,依旧让人有飘忽之感。
主要车型售价在10万-20万之间的威马,受众与购买LV和爱马仕包包人群能有多大重叠呢?/威马汽车官网
相比之下,身家过千亿的美团创始人王兴,虽然不在汽车行业之内,但此前分享的一段经历倒让网友觉得接地气。据王兴描述,其父亲在两年前把奔驰换成了理想ONE,“除了支持国货,理由竟然是省钱”。
老实说,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在用车成本层面的确有一定优势,但在油价和电价对比的简单算术题之外,李斌和沈晖们有意或者无意间没有提及 、王兴们也不用顾虑的问题还有不少,比如二手折价(参见我们此前的文章《最赔钱的车,除了它没谁了》)、电池衰减、固定充电车位等等,都是更多普通中国家庭在购买纯电汽车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更何况,油价上涨的这段时间,电动车也在涨价。
车圈不是饭圈
3月以来,特斯拉涨价的新闻席卷汽车圈,Model Y除后驱版外,售价在国内上调1万元,国外上调1000美元。长城旗下品牌欧拉也宣布涨价,数款新能源车型涨幅均在1万元左右。
新能源品牌所面临的价格压力是相似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不足、芯片短缺。再加上今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新能源车辆不再给予补贴,诸多新能源品牌纷纷选择上调售价。
如此算下来,消费者买哪种车成本更低,还真要好好地琢磨琢磨。
有关油车与电车的优劣对比,网络上连篇累牍,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大城市受上牌政策所困的小夫妻与在县城找不到充电桩的购车者,做出的选择一定不同;手握30万预算的中年人和凑出10万块购车款的小年轻,看中的车型也必然不同;拥有车库和家庭充电桩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体验一定区别于每天都在路边找车位的“游击队”……
2021年一整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50万,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产品端的多元化、消费端的心智建立、政策端的帮扶等等,当然也有油价这样的成本因素,但是仅靠油价上涨,就能支撑今年新能源汽车500万销量的预期吗?
显然不可能。
个体需求千差万别,使用场景千差万别,也就对应了车型千差万别。在汽车这样一个庞大而细分的市场中,本来最不该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绝对言论。但现实中有关汽车的讨论,却无可奈何地有着滑向饭圈的趋势。
相关话题下,总少不了所谓油车拥趸和电车粉丝的相互攻讦,似乎一旦购买了某种产品,就自动加入了某个阵营,从此便有义务尽可能忽视自身的缺点,放大对方的不足。在其他消费品上当然也有这种现象,但在汽车圈好像更为突出。
一些厂家也在很大程度上利用这一现象,营销造势,语不惊人死不休,拉踩友商,培养忠粉。最终的结果就是受众观点越发极化,势同水火,互相指责对方“被收了智商税”,颇有几年前手机厂商混战的架势
什么时候谈及电车和油车,消费者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认真分析,并能充分地理解别人的选择,“油电之争”才算真正回归了理性——不过话说回来,连房子这种关乎一辈子的大额支出,都不能指望消费者保持理性,让车圈彻底摆脱饭圈化,恐怕也不是易事。
把汽车当作生产力工具的低端市场用户,大概只会认认真真核算买车用车成本,而不会有太多的所谓“油/电情怀”;各大车企掌门人家中的车库,一定也给各色油车、电车留足了车位。
越来越多不差钱的用户,选择电车油车各买一辆,普通消费者却争得面红耳赤,非要证明自己选择的正确性。2018年1月18日,北京通惠河河畔,一辆价值百万的劳斯莱斯被人闲置街头,落满尘埃。/图虫创意
夹在中间的车主们,又何必争来争去呢?油价上涨,电动车既不会因此高歌猛进,燃油车更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普通打工人倒是应该多想想油价波动传导到物流、建材、纺织等行业,生活成本会被推高多少。
毕竟钱包像打了羊胎素一样空荡荡展开的滋味,无论是燃油车主还是新能源车主,应该都有相似的体会。(作者:曹吉利)
世界排名买球平台
专家访谈 专家观点林伯强: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配套得跟上
专家观点2025-02-13
盐穴储气变身“超级充电宝”——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
专家访谈2025-02-11
张林山:从电力消费结构看产业升级
专家观点2025-02-11
刘育权:以AI赋能数字电网发展
专家观点2025-02-10
黄晓霓:聚力科技创新巩固新能源优势
专家观点2025-01-23
时璟丽:市场化机制建设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2025-01-17
电网
更多 >国家电网与国家电投集团举行会谈
焦点新闻2025-02-24
南方电网公司不再设监事会、监事
焦点新闻2025-02-24
深圳供电局全力为首个跨境马拉松测试赛“充电”
地方报道2025-02-21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吹响春检冲锋号 电网补强保供电
安全生产2025-02-21
国网浙江电力公司先行探索创新构建数据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及技术体系
综合新闻2025-02-21
发电
更多 >华电吉林公司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举行工作会谈
各地报道2025-02-24
黄河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扩大)会议暨安全质量环保工作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华能澜沧江公司总经理李健平拜会大理州州长陈真永并主持召开大理新能源项目推进会
各地报道2025-02-24
大唐江苏公司纪委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成果”
企业风采2025-02-24
国家电投广西公司党委召开2024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暨安全生产专题民主生活会
党建文化2025-02-24
光伏
更多 >库布其沙漠基地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12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暖水60万千瓦风电项目)复工!
项目动态2025-02-24
自家光伏发电能否接入电网? 云南可以线上查
国内新闻2025-02-24
青海电网建设工程陆续开复工
国内新闻2025-02-21
新疆阿拉尔3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加速推进
项目动态2025-02-21
国家能源集团敦煌“光热+”一体化项目节后全面复工复产
光热发电2025-02-21
风电
更多 >风电制造端盈利水平有望好转
行业要闻2025-02-24
新疆党政领导密切关注金风科技在塔城发展成果
国内新闻2025-02-24
大唐集团原副总经理彭勇任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
国内新闻2025-02-24
国家电投集团拜会国家能源局
国内新闻2025-02-21
行业指南!龙源电力风机混塔技术专著正式出版
国内新闻2025-02-21
正规买球网
更多 >全球首艘具有碳捕集功能的“海上工厂”完成命名
动态2025-02-24
中国建材“碳”索创新路,共筑蓝天梦
风采2025-02-24
宁夏打造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样板”
动态2025-02-24
“服务+制造”赛道助传统企业能源转型
动态2025-02-21
奔赴碳达峰,西咸新区绿色发展 “成绩单”亮眼
风采2025-02-20
农电
更多 >筑牢用电安全防线 守护草原万家灯火
安全生产2025-02-24
国网宁远县供电公司召开二届五次职代会暨2025年工作会议
综合新闻2025-02-21
国网康乐县供电公司进医院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排查
综合新闻2025-02-21
贵州望谟供电局供电暖春行动 情满布依商街
营销服务2025-02-21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一站式”惠民服务赢赞誉
营销服务2025-02-21
节能环保
更多 >中国绿发创新置顶 加快塑造新动能
综合新闻2025-02-24
3分钟告诉你,南方为什么一定要装热立方地暖机
产经信息2025-02-21
变频器是什么?揭秘高效节能的核心利器
企业报道2025-02-21
热立方地暖机好不好用?看完这些数据就知道
产经信息2025-02-21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节”尽所能 助力降耗增效
综合新闻2025-02-20
资料
更多 >2023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
咨询报告2024-07-01
电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面临的问题与破解路径
行业分析2025-02-12
我国风电产业链解析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5年,绿氢有戏吗?
行业分析2025-02-05
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咨询报告2025-02-05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全面剖析与前景展望
咨询报告2025-01-15